Return to site

關注內地同港澳的互利合作 打造灣區共同體 港青入粵能否成為生力軍?

南都大灣區工作室推出“灣區共享”調研報告

編者按: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及粵港澳大灣區時,強調“推動內地與港澳的深化合作”,而2018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則強調要“全面推進內地同港澳互利合作”。這種表述上的差異及微調,反映了內地與港澳的合作將從強調深度到重視廣度,這亦可視為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務。事實上,大灣區的建設的終極目標,就是在遵循“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框架下,讓內地9市與港澳攜手,打造全球最具發展空間的大灣區都市共同體。

但此前的合作,多側重于經濟領域,而在社會、文化、法律、生態等方面的合作程度並不夠、契合面也不夠廣。內地與港澳的合作如何做到“共建共享,互利共贏”,需要雙方在更高更廣的層面,邁出更實質的一步。為此,南都大灣區工作室推出“灣區共享”調研報告,開篇我們將聚焦點投射到新一代入粵創業創新的港青身上。

在獅子山精神的照耀下,盡管面臨諸多困難,新一代香港青年依然絡繹不絕地來廣州乃至廣東創業。

2015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和創業青年一起喝咖啡,鼓勵年輕人大衆創業、萬眾創新,國內的創業潮由此萬馬奔騰,這股大潮南下至廣東,正好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大戰略匯合,港青北上創業由此起勢。

2017年香港回歸2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提及“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歷史使命和機緣”,殷切鼓勵當代香港青少年要把握歷史機遇,選擇正確道路,報效香港、報效國家。來自中央高層的寄語和期望,更是激勵了無數心懷夢想的港青像上世紀老一輩港人一樣,來廣州乃至廣東打拼。

在港青北上的潮流中,作為地緣相近的廣東自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雖然不知道來穗創業的港青具體人數,但要找到這一類群體似乎並不困難。據共青團廣東省委的調查數據,近三年來每年在粵求學的港澳大學生約有1萬人,占在內地求學學生的一半,僅2016年一年,在廣東就業的港澳居民就有1.6萬人(其中香港居民約1.46萬人,澳門居民約1400人)。

70後的吳傑莊,90後的梁翠盈、余強和鄭汶珠,在這些南都記者採訪的在廣州創業的港青代表身上,都洋溢著白手起家的自豪和衝勁,他們親手選擇了自己的人生路,對於粵港乃至內地香港兩地的風雲際會抱有堅定的信念。

在這一串名字裡,既有土生土長的純港青,也有父母有一方是港籍、從小在內地和香港兩地頻繁切換的跨境青年,不同的身份符號並未成為他們人生追求的羈絆,在香港產業結構單一、地價樓價高企、人口走向老化、觀念分歧等社會挑戰面前,熟稔粵港兩地環境的優勢讓他們開創求新、緊跟歷史潮流無畏向前。

三十年前,老一代港人拿著訂單和資金來廣東開廠招工,打造了改革開放初期粵港兩地前店後廠的經貿合作新模式。

如今時代已經滾滾向前,新一代港青循著前輩的足跡繼續前進,在創新經濟的大潮中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命運共同體走向世界。

70後本土港青吳傑莊

“只要走多一步就會有新天地”四十多年前,他和父母擠住在十幾平方米的香港公屋里度過了童年,帶著出人頭地的夢想咬牙堅持,先後取得了香港理工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學位,如今已經是多家科技企業的投資人、全國政協委員。作為香港青聯主席,他還和共青團廣東省委一起創辦了香港青年瞭解內地的信息平台易展翅網站,目的就是為了鼓舞激勵新一代港青繼續發揚獅子山精神。

作為新一代港青白手起家的代表,吳傑莊最痛心的就是老一輩引以為傲的獅子山精神在當下許多本土港青身上逐漸丟失。

香港公屋走出的創業青年

“我小時候家里非常貧窮。兩三歲的時候,父親申請了香港的公共房屋,之後我們一家四口就生活在一個十幾平方米的房間里,一直到我去上大學。”相比香港富豪庇護下的富二代或富三代,吳傑莊的出身是標準的香港草根。

然而,清苦的生活沒有扼殺心中的夢想種子,更沒有阻擋他改變自身命運的腳步。1999年,從香港理工大學系統工程專業博士畢業之後,吳傑莊和3個同學一起揣著兩萬港元的初始資金開發了一套基於指紋的企業員工考勤和安全管理系統,獲得成功後,2001年他繼而創立鈦極科技公司並轉入新的領域,著手開發人臉識別系統。不過,由於技術碰到瓶頸無法解決,這期間他遭遇了創業途中的打擊。

“我知道清華的一位教授做相關研究,就想到去做他的博士後。”於是,在北京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冬,凍成冰條的吳傑莊在陌生的校園走了幾個小時,抱著一堆材料登門拜訪毛遂自薦,操著夾生的普通話懇請教授收下自己當博士後,最終用誠意打動對方,成為清華第一個香港的博士後。

做了兩年博士後研究之後,吳傑莊的人臉識別系統最終研製成功,2006年旗下公司鈦極科技也得以在美國上市,還成為華爾街日報和德勤評選的高科技香港IT公司。

大聲疾呼港青重拾獅子山精神對比自己早年的拼搏經歷和時下香港部分青年的不思進取,吳傑莊頓感有大聲疾呼的必要。

在早年公開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針對大量35歲香港青年登記申請公屋,甚至不惜以兼職、散工等方式刻意不正式入職以獲得申請優勢的情形,他公開痛斥“不知何時開始買房成為衡量年輕人成功與否的標準之一,甚至有不少年輕人剛入大學,便加入爭奪公屋的行列”。

令他覺得失落的是,對老一輩港人而言,居住之所僅僅是成功的附屬品,那時所追求的成功,無論是在金融、IT、文化等行業還是獨立創業,只要在任何一個領域做到出類拔萃,自然而然便能擁有居住之所,沒有人會將其當做人生的主要目標而過度追求,而今年輕人卻願意為了“上車”犧牲事業。

歷史和現實的巨大反差讓吳傑莊深有感觸地告訴南都記者,這一代的港青確實面臨很多困難,但最怕的是躺在原地靠等靠要,“以我自己來說,其實只要你自己走多一步就會有新天地”。

為了鞭策部分港青不思進取的心態,他一再向香港青年大聲疾呼,刻苦耐勞、同舟共濟、不屈不撓的上一代獅子山精神是前輩留給香港的財富,新局勢下香港青年更應奮發圖強、自力更生、不拘一格,繼承與發揚這一代的獅子山精神。

身體力行推動港青北上創業為了推動新一代港青更好地融入社會、從內地蓬勃的發展中獲得機會,幾年前,吳傑莊開始逐步從青年企業家轉變為青年社會活動家。他先後創立了全國首個服務大學生校園社交、社團活動的網站奇集網,又在廣州和共青團廣東省委一起創辦了全國首個實名認證的大學生求職平台易展翅網,如今已擁有一百多萬名註冊用戶,“跟青年人接觸比我做生意更開心”。

現在,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和香港青年專業聯盟召集人,吳傑莊有一半的時間都投入在與青年相關的社會工作中:介紹香港學生赴內地實習,搭建青年學生就業創業的網絡服務平台,為青年學生提供創業培訓。在促進兩地學生增進溝通的同時,他還在前海和南沙設立創業空間,鼓勵兩地大學生合作創業。“如果香港大學生直接自己來內地創業,沒有人脈資源,失敗率可能接近100%。”深知白手起家不易的吳傑莊,開始扮演港青北上征途中的引路人和牽線者的角色,將有創業想法的兩地大學生聯繫在一起進行創業培訓,指導撰寫商業計劃書,並為其中的優異者提供資金。

輔助港青北上創業才做了兩年不到,吳傑莊的平台已經孵化了三十多個項目,有些初創公司已經獲得B輪融資了,甚至有的還獲得了千萬級別的融資,這樣的成績也讓吳傑莊非常自豪。與此同時,他希望未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出台,他的創業平台還能複制到其他珠三角城市。

“作為一個過來人,又是在香港土生土長,我相信我的創業故事能夠帶給現在的年輕人一些影響,我也希望通過我的能力幫助一些有夢想的年輕人。”90後跨境青年梁翠盈和余強:“我們希望推出大灣區人才綠卡”他們從進入暨大開始就懷抱夢想,要留在廣州創業,要開創自己的事業,因此大學四年他們廣泛參加各種學生社團和活動,結識更多的人、發掘更多的資源。去年,他們和一個在廣州創業的海歸青年一起合作創業,順利拿到1500萬元風投資金,計劃推出一款針對海歸留學生和都市高端白領的社交產品。

在內地生活和求學的經歷,讓這兩個年輕人的普通話已經基本沒有香港口音。坐在南都記者面前的他們,髮型、著裝和廣州追趕潮流的90後年輕人相比並沒有區別,只有言談間對於香港年輕一代所面臨的社會現狀的感嘆,才依稀折射出他們的港青身份。

由於父母有一方是港籍另一方在內地,剛剛從暨大畢業的兩個90後年輕人梁翠盈和余強少年時期都在內地長期生活過。他們雖然有港籍,但並非純粹的本土港青,而是屬於跨境青年群體。

他們從進入暨大開始就懷抱夢想,要留在廣州創業,要開創自己的事業,因此大學四年他們廣泛參加各種學生社團和活動,結識更多的人、發掘更多的資源。

去年9月18日,他們的創業團隊想到了做一個海歸群體社交軟件的創意。在這個創意背後,是團隊目前已經在留學生出國和回國服務上積累70多萬用戶,因此把對這些目標人群的服務場景拓展至社交領域成為一個順理成章的選擇。

在正式動手前,他們花了一個多月去分析和對比目前市面上其它社交A PP的功能,“市面上有些A PP已經從社交軟件異化成另一種工具,而領英這種職場社交又過於正式,我們想做一款瞄準海歸群體和都市白領的高端社交工具,讓基於相似教育和工作背景的人群能夠很方便地彼此認識,而且這種社交並不只限于線上,還會有線下會面的配合,線上什麼東西都可以是假的,文字可以抄襲或者編輯,照片可以PS,只有線下見面才是真的”。

談到產品定位時,除了線上線下配合之外,他們還設想把這款APP打造成一個像耐克一樣的潮流品牌,年輕人聽到這個產品就會想到青春、活力、創意等文化符號,為此他們給產品取了一個很酷的名字———引力社交。不過,這一切才剛剛開始,新產品目前正在做上線前的調試和完善,計劃幾個月後先推出輕量級的微信小程序,再推出功能更完善的A PP。

由於有一個廣州本地合伙人的資源幫助,他們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拿到天使輪1500萬元的風投。當時合伙人在和朋友吃飯的時候說起這個創意,對方表示了興趣,然後雙方坐下來談了五個小時就搞定。

沒想到比融資更困難的是,竟然是如何跨過兩地創業的門檻———雖然擁有港籍但長期在內地居住,在香港早已無住址,因此梁翠盈很難在香港登記註冊公司,進而無法以港資身份入股新創業的公司,“我最後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跑來跑去才辦完手續,辦完之後真是長吁一口氣”。

面對粵港兩地制度的差異,他們有深切的感受,沒有內地身份證開不了銀行戶口,回鄉證的使用範圍也有限,因此,他們對即將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非常期待,“希望能推出大灣區人才綠卡,讓我們這樣的創業年輕人可以在兩地活動更便利。”

90後跨境青年鄭汶珠

“我不會退縮,會堅持到底”18歲時在西南和西北邊疆的背包旅行,不僅讓她親身感觸了邊民的淳樸和善良,當地農村的貧困狀態也深深刻在這個香港年輕女孩的心裡。雖然有父母經商資源可用,她依然決定從零開始創業,從公益遊學做起,發誓用自己的力量去資助和改變當年所見的邊疆貧困。

18歲考上大學的那年,鄭汶珠一個人背包把西南和西北走了個遍,南至雲貴,北至新疆西藏甘肅,自己搭帳篷睡在路邊,徒步攔車讓人捎一程,這種風餐露宿的經歷她看到了西部旖旎的風景,也看到黃土和磚瓦下農村的貧困。

這一段經歷,讓這個跨境女孩(父母有一方是港籍另一方是內地籍)從進大學開始就萌生了創業的想法,希望通過商業開發幫助西部窮困農村扶貧,“當時我所見到的西部公益扶貧活動,效果都不算好,有一次我通過朋友圈募集的幾千元扶貧款,最後發現並沒有給到最需要的人手里”。

2016年開始,她逐步把想法付諸行動,想辦法繞開內地對港資進入教育行業的門檻,借助父母生意圈的幫助拿到了100萬元啓動資金,註冊了廣州泓洋遊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廣州日晞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最後入駐了暨大校方為學生創業專設的“WEI創空間”。

在校方的支持和團隊成員的幫助下,她在公司開闢了鄉村公益遊學的線路,逐步組織廣東甚至東部發達地區的學生假期前往西部農村公益遊學,一方面增長青年學生對西部地區的瞭解,一方面給西部農村地區帶去農家游的客戶,“如果能開發當地旅遊資源,當地農民不用外出打工,也就可以避免產生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這一想法固然很好,不過目前在市場開發上碰到了一些困難,為此她也在推出一條新的遊學線路,組織即將報考大學的高中生在假期親身走訪心儀的學校,並且在擬報考的專業院系里邀請一些師兄師姐答疑,幫助這些高中生更早地為大學生涯做準備。

她坦言知道前路艱難,眼下又碰到自己港籍身份無法報考內地教師資格證的挫折,沒有教師資格,名下的教育公司開展業務也會受到限制,這樣的商業起步對於一個剛剛22歲的年輕人來說並不容易,“不過我不會退縮,會堅持到底”。

來源:https://news.jnu.edu.cn/mtjd/dt/2018/04/17/09174442066.html